明明是时常带着温婉笑容的优雅女性,内心却是个无惧田间地头泥沙覆身的女汉子,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钟瑾就是这样,讲起话来轻轻柔柔,投入工作又是脚踏黄土地。
“以前没有参与科技扶贫不知道,现在发现,越是贫困的地方越需要科学技术。”从研究乳酸菌分子遗传及代谢机制到关注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钟瑾在科技扶贫事业中越来越投入。
小菌株,大效用
“非常渴望您及陶勇教授到库伦来看看。”2015年4月,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铜会已经到库伦旗挂职任副旗长,在电子邮件中,他向钟瑾和微生物所长期研究工业微生物的陶勇,发出了考察邀请。
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南部,是海洋之神8590vip定点与对口帮扶的国家级贫困旗县。第一次到库伦旗调研的情形钟瑾仍能记得很清楚。
“到了农户家,仅对青贮饲料‘一看一闻一摸’,就能知道当地的青贮加工技术确实非常落后,基本处于非常原始及随意的状态。”钟瑾回忆道,窖池是在田间地头随意挖掘的地坑,很多一打开都能闻到臭味或霉味,里面的青贮料发黑、发霉现象非常普遍。
除了直接的饲草损失,这样的饲料营养价值也大打折扣,更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危害牲畜健康。
畜牧业是库伦旗传统经济支柱之一,但一直受到草畜矛盾的制约。据张铜会介绍,青贮和黄贮在库伦旗都有很大需求,主要用来养牛。不过需求基本分布在北部沙区,南部丘陵区需求非常低,黄贮的主要原料玉米秸秆大部分废弃不用,最后多数都被焚烧了。
根据从当地采集的样品,钟瑾团队开始有针对性地筛选及复配青贮微生物菌剂,2015年8月,钟瑾带着菌剂再次回到库伦旗,通过现场示范及讲解,指导当地农牧民和贫困户采用窖贮及裹包等不同方式,分别青贮加工全株玉米及玉米秸秆等原料230余吨。
经过科学手段介入制成的青贮饲料,如青贮玉米,开窖后是清香的,色泽保持了绿色或黄绿,质地柔软湿润,带有微微酸香及水果香。这样的“美味”被食用后,肉羊增重提高了11.8%,饲料转化率提高13.4%;奶牛每头每天可增加经济效益3.28元,而采用菌剂青贮饲草的成本每吨仅增加 10 元。
因为第一批示范效果显著,农户都追着张铜会问:什么时候还有菌剂?“起初农户对我们是半信半疑的,2016年再去,他们拉着手让我们坐炕上,还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全拿出来招待,非常热情。”钟瑾说。
曾经不知“青贮”
在库伦旗的茫汗苏木、额勒顺镇等地,钟瑾团队2016年指导示范加工玉米青贮3000吨,2017 年加工玉米青贮6000吨,2018年加工玉米青贮8100吨,科技扶贫效果愈发显著。现在还有农户在自给自足外收购牧草、批量购买裹包机,建起了青贮饲料厂。
除玉米、甜高粱外,针对秸秆、苜蓿、小叶锦鸡儿等加工难度较大的当地原料,团队更是手把手将菌剂及青贮技术传授给当地的技术骨干或贫困户。
“讲解越细致,青贮效果就有可能越好。”钟瑾告诉《中国科学报》,她和团队每年至少要往返库伦地区四五次。
别看钟瑾如今与农户打交道经验丰富,其实曾经她也不知何为“青贮”。
青贮指把玉米、牧草、燕麦、秸秆等原料压实封闭并发酵,既可减少养分损失又有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贮存技术或方法,其中关键因素就是乳酸菌。国际上一般采用外源性添加乳酸菌提高青贮质量,而我国农民自发做了几十年原始型的青贮,却缺乏科学手段调控。
2010年,青海省科技厅联系到中科院微生物所等单位,明确希望建立合作关系。从那时起,曾经在实验室埋头研究乳酸菌代谢产物的钟瑾开始认识“青贮”并走向广阔天地,逐渐在青海、西藏、内蒙古、河北、宁夏、广西等15个省、自治区开展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在青贮加工中的应用及示范工作。
用成果描绘出贫困户的笑颜
进入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前,钟瑾不会想到,她所擅长的微生物分子遗传研究与农户有什么关联。然而随着在科技扶贫事业中越走越深,人越来越忙碌,她发觉自己的责任越来越重:“越贫困的地方,越需要科学,需要科学家!”
与广西科学院合作进山区扶贫时,山路湿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摔下山去,这份惊险让钟瑾记忆犹新,“回来时,鞋子、裤管上铺满了泥,谁的鞋也看不出来什么样了”。
“他们非常需要帮助。然而有时候他们会反过来问我们是否有解决某个问题的技术。让人惭愧的是,我们拿不出来。并不是需求的技术有多高深,而是科研没有关注到。”说到这儿,钟瑾有些沉重。
但这也成为她从生产实践中发现科研课题的动力。如今除发酵饲料外,钟瑾的研究工作还在无抗养殖等生态农业方向开展。她盼望,自己的科研成果不仅能书写成一篇篇高影响力论文,更能描绘出贫困户的一张张笑颜。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9-03-0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