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写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24-10-16

来源:科技日报 陈瑜【字号:

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声震天巨响,也是面向世界的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没有任何资料,没有其他国家的帮助,对西方国家来说,中国以惊人的速度,研制出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两弹一星”,是一个科学奇迹,更是一个不解之谜。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为“两弹一星”伟业奋斗的过程中,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持续接力,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核。

今年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日子。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精神文化是一种非常硬的软实力,是物质不可替代的力量。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武装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意义深远。

奏响“自力更生”交响乐

原子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的新式武器。由于威力巨大,一经使用就震撼了世界。当时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扬言要用原子弹封杀中国,并在日本部署核武器。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领导人也意识到,必须拥有核武器,制造自己的核盾牌。

1955年1月15日,一场绝密会议在中南海举行。

会议没有文字记录,也没有拍摄照片,可资佐证的是周恩来总理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一份报告,以及后来会议亲历者的回忆。

当天,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这是中央专门讨论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一次历史性重要会议。

会上,领导人听取了关于我国核科学研究人员、设备和铀矿、地质情况以及所需条件的汇报。最后,毛泽东主席说,我们的国家,现在已经知道有铀矿,进一步勘探一定会找出更多的铀矿来……过去几年其他事情很多,还来不及抓这件事。这件事总是要抓的。现在到时候了,该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认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来。

一个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就这样定了下来。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大规模经济建设刚刚开始,我国经济力量还十分薄弱,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还十分落后。

“那时还没有‘自主创新’这个词,但大家却在自觉实践着。”杜祥琬告诉记者,突破原理、物理设计、核地质、核材料、冷试验(17号工地)、热试验、武器化……自力更生贯穿我国核武器研制始终。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因此还有个更为形象的名字——争气弹。

年轻的探索者出发的阵地,只有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主要兵器是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颗火热的心、一个不知疲倦的大脑和学术民主。

技术封锁、三年困难时期、饥馑袭扰……但大家的干劲却很足,一个共同的信念在心中燃烧——再穷,也要造出“争气弹”。

当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当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双向奔赴,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也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4年8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

1999年,《纽约时报》以3个版面刊出特稿:中国是凭本事还是间谍来突破核武发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核物理学家于敏手指着报道,“这句话说对了,重要的是‘自力更生’。”

数十万人的生命合奏

“两弹一星”,这曲改变新中国命运的交响乐,是数十万人用生命合奏出来的。

西部歌王王洛宾一曲经典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将金银滩这个美丽的名字,赋予浪漫色彩。然而,诗意的文艺创作背后,是约3200米的海拔、高寒缺氧的环境。

金银滩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二二一厂旧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这里被称为中国原子城,也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孕育地之一。

王菁珩在二二一厂生活工作了33年。他是二二一厂最后一任厂长,也是工作时间最长的厂长。

1960年底,王菁珩从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工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二二一厂。当时厂房还在建设,大家吃的是青稞面、白菜汤,晚上住的是帐篷,帐篷外经常不是狂风就是狼叫。1961年下半年,当王菁珩参与工艺研究工作时才知道,转行从事的是原子弹研制事业。

被国家选择,也被历史选择,很多人人生轨迹因此被改变。

为了新中国的核事业,以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代表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回到祖国。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彭桓武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

因工作内容高度保密,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工人,他们无一例外,都住在“信箱”里。

周光召回国后从事了长达近20年的“秘密工作”;王淦昌改名“王京”,在国际物理学界消失了17年;于敏在研究巅峰期转而从事氢弹研究,隐姓埋名28载……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于敏的这句话,道出了核工业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心声。

除了科学家,默默奉献的,还有众多普通建设者。

包头核燃料元件厂所在的戈壁滩,风沙最大时需顶着盆出门。第一批建设者们用肩膀把钢筋沙子扛到厂区建成厂房,为原子弹爆炸试制出关键部件。

开发铀矿,是中国人过去没有干过的事业。建矿最早、当时出产铀矿石最多的七一一矿,74位为开采铀矿石捐躯的勇士长眠于此。

……

核武器原理突破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的彭桓武先生却将荣誉归于集体,并以一副对联作解释:“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

短短十余年时间,“两弹一星”从设想变成现实,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精神“基因”不随时代改变

历史的长河奔腾向前。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987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做出撤销二二一厂的决定。

如今,中国原子城更名为西海镇。静静矗立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无声地讲述着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故事、保卫和平的功绩。

“当年可能需要住帐篷、住‘干打垒’,现在科研工作环境、条件改善了很多,但仍然会面对一些全新挑战。”在核武器工程专家胡思得院士看来,“两弹一星”精神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科研道路、发展高科技的精神支柱。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要,我国核工业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1991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开始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最美科技工作者邢继带领团队,在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基础上,继续奋斗十余年,打造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

我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秉承“一生只干好一件事”的信念,带领团队坚守半个世纪,实现中国实验快堆并网发电;

在茫茫戈壁滩,中国一代又一代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人员在戈壁荒漠前赴后继奋斗了30多年;

……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大飞机、高铁、深潜……“两弹一星”精神,正在更多领域得到诠释。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4-10-16 第01版)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