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春,女,理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组国际合作组副组长。现任国家授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中科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导航与通信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卫星导航与时间频率方向的研究。
多年来,她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专项、973、863、中科院知识创新、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002年,作为核心技术人员,她参与“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项目,开拓国家授时中心卫星导航信号研究专业方向;2008年,她率领团队开展卫星导航空信号质量监测评估和GNSS兼容与互操作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北斗空间信号质量评估技术体系,主持建成我国第一个北斗空间信号质量评估系统,并在北斗工程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2012年,她作为转发式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副总工程师,负责地面运控系统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系统集成与联调测试等工作,主持建成了我国目前唯一的多功能星地一体卫星导航试验与评估重要科技基础设施,首次提出基于卫星转发体制载波相位测量方法并取得了技术实现,达到了国际最高精度单频载波相位0.3米定位能力。
作为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晓春负责北斗国际合作的双边协调与多边交流任务,代表北斗在国际ICG舞台上与美俄欧等大国开展博弈和竞争,成功在GNSS技术标准制定和规范上为我国争取了主导权。
作为研究所导航信号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她带领了一支从事导航信号设计、产生、处理、验证和评估的精干队伍,团队成员80%自主培养,其中绝大部分已成为科研骨干,活跃在我国卫星导航领域舞台上。作为研究室负责人,她还积极推动与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以及技术交流工作,先后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波茨坦地学中心、加拿大约克大学、德国TimeTech公司等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与交流机制。同时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长期的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工作。
截至目前,卢晓春先后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中科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突出贡献个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计划特聘核心骨干、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科教文卫体工会委员会“五一巾帼标兵”等表彰和荣誉称号,并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9项,合作出版专著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