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没有高深的学问,却有一颗尊老敬老,助人为乐的善良之心。在他们朴素的认知与行为里,蕴藏着为人做事的道理,为我打下了一辈子的人生底色。
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
我母亲对老人的孝敬在村里有口皆碑,因为她尽心竭力侍奉了两代老人。奶奶因为有支气管炎,身体不好,所以分家时就由我们家照顾太爷爷,那时候父亲在县城上班,母亲就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农活,照顾太爷爷,抚养我哥哥,太爷爷一直活到八十多,据说他在村里逢人便夸我母亲是个好孙媳妇。太爷爷走后两年我出生了,我的记忆里总是闪现着母亲照顾奶奶的情形,奶奶冬天最怕冷,所以还没入冬妈妈就先给奶奶缝好两套厚厚的棉袄棉裤,父亲买回家过冬的碳也总是大部分先给奶奶,我们只留一点点在数九寒天的时候才用。如果有什么好吃的,蒸了馒头或包了饺子之类的母亲也总是让我先给奶奶送去。那时候我们家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但父亲每隔十天半月会特意给奶奶买斤肉吃。小时候总天真地认为当老人真好,处处有优待。因为父母总是把好吃的先孝敬给奶奶,奶奶也知道我们小孩子吃不上多少,奶奶就把好吃的留起来,只要我和哥哥去,她就拿出来分我们一点。为此我们更喜欢去奶奶家了,尤其是冬天,围着火炉,吃着奶奶给我们刚烤熟的豆子,好惬意啊。奶奶青壮年时身体比较羸弱,很容易咳嗽,到了晚年反而身体越来越好,之后的一二十年咳嗽基本没犯过。亲戚们都说:“按照奶奶的身体条件,谁也没想到她能活到八十五,多亏儿子儿媳妇照顾得好。”
父母对老人的孝敬潜移默化的也影响了我,我参加工作后挣到的第一份工资就寄给父母,想着父母生我养我不容易,终于可以赚钱养活自己,也可以报答他们了。因为有了母亲的榜样,结婚后我们夫妻都诚心诚意的孝敬对方父母,力求让他们晚年过得舒心开心。和婆婆一个屋檐下相处十多年我们从未拌过嘴红过脸。曾经走南闯北的父亲现在步行已很困难,渐不能自理,我又把他接到北京,力争给他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和看护。女儿小小年纪也知道要孝敬爷爷奶奶和姥爷,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让老人先吃,看到奶奶姥爷要起身了,不用提醒她就跑去把助行器拿到他们身边。有一次孩子爸去保定出差特意买了驴肉火烧给爷爷奶奶吃,奶奶咬了一口说:“有点硬,咬不动”,女儿一听立马跑进厨房,站上凳子给奶奶拿软乎乎的包子吃。
乐于助人,甘于奉献
母亲不仅对老人孝敬,对邻里乡亲也很友善,乐于助人且不求回报。母亲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裁缝活。一进入腊月,乡亲们就陆陆续续把买好的布料送到家里来请我母亲帮助裁制衣服。而且总是越到最后几天越忙得不可开交,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免不得思来想去,凑来凑去,眼看要过年了才下定决心买一块布料做衣服。我有时候忍不住和母亲说:“娘,您能不能腊月二十五以后就不收衣服了,咱们家过年也好多事呢!”母亲总是笑着说:“人家好不容易才买上一块布料,因为做不出来过年穿不上新衣服得多窝心啊,我熬熬夜就赶出来。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过个年也是好兆头。”就这样母亲分文不取为乡亲们缝制衣服,一直到大家都穿买的衣服她才轻松下来。乐于助人,先人后己是妈妈一贯的行事风格。她还常常教导我“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小时候不太理解母亲的所作所为,觉得她有点傻,总是苦了自己成全别人。长大后就深刻理解了母亲,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不仅给别人快乐,也给自己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品质也融入到了我的工作生活中。
母亲已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她那“竭力尽孝,助人为乐”的家风早已刻进了我们的骨子里,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也会将这家风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