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新疆日报】科学家精神在天山南北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1-10-14   来源:新疆日报 郑卓 【字号:  

吴明珠在鄯善县甜瓜基地查看甜瓜的生长情况(资料片)。新疆图片总汇供图

  2021年5月22日,石榴云/新疆日报通过多平台联动直播,带广大网民走进新疆自然博物馆。图为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管开云正在给参观的小观众讲解有关植物的知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行摄

 

2016年,刘铭庭在精河县一大芸种植户田里查看梭梭生长情况。刘铭庭供图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志军(右二)在学校附近的实验林里,带学生查看胡杨的生长情况(摄于2018年12月14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龙摄

  科学家精神是什么?人们这样定义: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在新疆广袤大地上,处处闪动着科学家默默耕耘奉献的身影,处处闪耀着伟大的科学家精神。从勇闯罗布泊调查新疆自然资源牺牲的彭加木,到60年不改初心筑起绿色屏障的世界治沙专家刘铭庭;从被当地维吾尔族乡亲称为“水神”的水利专家王蔚,到与羊共舞六十载被誉为“中国军垦细毛羊之父”的刘守仁……一代代科学家扎根新疆、奉献新疆,为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注入强大动力,矗立起科学家精神的不朽丰碑。

  胸怀祖国筑基石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当人们品尝到甜美的瓜时,一个名字总会浮现在脑海里——吴明珠。

  “西瓜8424(品种名),我最喜欢。果型好,吃起来也好吃。”91岁的吴明珠,满头白发,因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她忘却了很多事,唯一没有忘却的,是对瓜的记忆。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也正是在这一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吴明珠决定远赴新疆工作,从此便扎根于此,开启寻找和培育瓜种之路。60多年里,吴明珠院士共主持培育出30多个西甜瓜品种,构建起我国领先的西甜瓜育种技术平台。

  “把我分配到祖国的边疆去。”这是著名治沙专家刘铭庭,在1957年给当时的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信中的一句话。

  因为这句承诺,他一干就是60余年。他发明的用洪水冲刷引种红柳和其他固沙植物的方法在全疆推广,扩繁红柳数百万亩,在沙漠边缘筑起了绿色屏障。

  “我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句话是刘铭庭的誓言,又何尝不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他们出发时,并不知道前方有没有路,为了点燃星火,在各自的高峰攀爬。最终,他们凿出天与地之间的通途,将所有的力量与信念,汇集成日月星河。

  在新疆,有这样一个镌刻着历史、承载着光荣的地方——可可托海。上世纪中叶,根据国家战略需要,盛产稀有金属的可可托海汇集了大批科学家。他们在这里默默奉献,为助推“两弹一星”成功发射及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发展作出贡献。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这些品质在科技工作者身上,散发着别样光芒。

  “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吴明珠院士一字一句地说。

  扎根边疆心不悔

  出乌鲁木齐市向东200余公里,一座植物园坐落在荒漠中。这里,有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管开云视若珍宝的东西——荒漠化植物。

  从放弃在昆明的优渥条件远赴新疆荒滩戈壁起,管开云就将根扎在了这片土地上。作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植物园,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这里,管开云成功收集保育了700多种荒漠植物,使该植物园成为全世界收集保育中亚干旱区荒漠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也为推动干旱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滩、高山草原、城市乡村,到处留下了诸如管开云这样的科技工作者的身影。回首新疆科技事业,在短短数十年中由弱渐强,离不开一大批科学家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从科技报国、科技兴疆到科技强疆,他们义不容辞担当起历史使命,诠释着科学家精神。

  “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中科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曦的科学态度。30年如一日,他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在中亚干旱区生态与环境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以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早已成为科技工作者共同的精神底色、同向的价值追求。新疆药学会理事长、研究员顾政一和他的团队突破了制药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作为科技工作者,顾政一最倾心的,还是少时心中的那个目标:成长在新疆,工作在新疆,就要为新疆多做些事。“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深爱着脚下这片热土。”

  传承创新攀高峰

  没有目标的奋斗容易陷入虚无,坚定的信仰和信念才能让我们坚韧不拔。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

  “创造的过程带来快乐。成果带来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荣誉感和获得感,是对自我的肯定。”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源说。

  1988年从新疆八一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李雪源就一直从事棉花育种工作,至今已经30余载。

  在李雪源的书桌上,摆放的不仅仅是棉花育种的书籍,还有育肥、推广等其他书籍。如今,新疆的棉花育种技术已达到分子级别,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方面,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新疆物种资源丰富,最大的难关在“水”。作为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47岁的麦麦提·亚生将“节水”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第一道门槛。1998年,他首次在农业技术推广站推行节水农业工程,最终在荒漠戈壁滩中打造出绿洲,培植出红枣、香梨、葡萄等果品,使每亩地增收50—70元。

  时代在变,但科技工作者爱国爱家、无私奉献、勇攀高峰、开拓创新的底色从未褪去,奉献的情怀从未更改。

  田野当课堂,大地写文章。这是塔里木大学的真实写照。这里培养了一批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科技人才。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农科人才10616名,其中68.5%留在了南疆,成为南疆脱贫攻坚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新疆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自治区创新条件(人才、基地)专项达3894个,少数民族科技骨干数量比2019年增加2.1倍。涌现出吉力力·阿不都外力、黄天荣、克木尼斯汉·加汉、李风森、张道远等一大批奋战在医疗、水利、微生物等领域的优秀科学家。

  天山南北,科技力量蓬勃而起,科技人才生生不息,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原载于《新疆日报》 2021-10-14 05版)

(责任编辑:阎芳)
关闭页面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